儿科学与治疗

儿科学与治疗
开放获取

国际标准期刊号: 2161-0665

抽象的

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Ngozi C. Agu 和 P. Syamasundar Rao

1983年Lababidi描述了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它已被多个工作组采用来缓解主动脉瓣狭窄。该手术的适应症是峰间收缩压梯度超过 50 mmHg(有症状或心电图变化)或梯度大于 70 mmHg(无论有症状或心电图变化)。将一根或多根球囊扩张导管经皮放置在主动脉瓣上,通过超硬导丝,并使球囊膨胀,直到由狭窄瓣膜产生的腰部被消除。建议球囊/环空比为 0.8 至 1.0。虽然经股动脉途径是球囊主动脉瓣膜成形术最常用的途径,新生儿和小婴儿优选经脐动脉或静脉或经静脉途径,以避免股动脉损伤。大多数患者在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后观察到峰峰值收缩压梯度降低以及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压和舒张末期压下降。尽管罕见,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特别是在新生儿中。在中期随访中,整个组的峰峰值梯度、重复心导管插入术和无创多普勒梯度仍然较低。然而,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再狭窄(定义为峰峰值梯度≥ 50 mmHg)。再狭窄的预测因素是年龄≤3岁和瓣膜成形术后立即主动脉瓣压差≥30mmHg。再狭窄可以通过重复球囊瓣膜成形术或外科瓣膜切开术来解决。重复球囊瓣膜成形术缓解再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长期随访数据表明,多普勒峰值瞬时梯度低,超过中期随访观察到的额外再狭窄最小,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进展。初次球囊瓣膜成形术后 5 年和 10 年的无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70 多岁和 60 多岁。已经报道了许多并发症,但很少见。与手术结果的比较充满了问题,但总体而言,球囊疗法的发病率似乎较低。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后的立即、中期和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效果相当良好,避免/推迟手术干预的需要。然而,后期随访数据表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伴有左心室扩张,有些需要手术干预,值得关注。电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