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表明,膳食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发挥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癌、抗突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对骨质疏松症和更年期症状的潜在保护作用。大豆异黄酮主要由金雀异黄酮和大豆黄酮组成,在吸收前在肠道中进行广泛的代谢。由于大豆异黄酮的微生物代谢物具有更广泛或更强的生物活性,人们对其越来越感兴趣。迄今为止,许多负责异黄酮代谢的特定细菌已被分离和鉴定。然而,所有报道的异黄酮代谢细菌都是专性厌氧菌,缺乏有氧生长和转化异黄酮的能力。经过长期的驯化,我们获得了几种耐氧细菌,它们不仅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而且可以在大气中的氧气存在下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不同的代谢物。获得的耐氧突变菌株与原始专性厌氧细菌菌株的不同特征包括细菌形状、生化性状的改变等。研究了耐氧突变菌株提高大豆异黄酮代谢物的产量。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雌马酚(大豆异黄酮黄豆苷元的一种代谢物)通过内在途径和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细胞癌凋亡。5-羟基雌马酚是大豆异黄酮金雀异黄酮的一种代谢产物,可显着增强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和抗应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