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学:开放获取

血管学: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

国际标准期刊号: 2329-9495

抽象的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管腔与基线、血管成形术后冠状循环促炎细胞因子的关系

苏亚雷斯-昆卡 JA、维拉-戈麦斯 E、埃尔南德斯-帕特里西奥 A、古铁雷斯-布恩迪亚 JA、多明格斯-佩雷斯 GA、罗夫莱多-诺拉斯科 R、阿尔坎塔拉-梅伦德斯 MA 和蒙德拉贡-特兰 P

背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涉及慢性炎症过程,其中促炎介质的局部产生或释放到冠状循环中起主要作用。促炎细胞因子 IL-6、TNFα 和 IL1β 与动脉粥样斑块和 CAD 严重程度尤其相关。

目的:探讨粥样斑块影响的冠状动脉特征是否与冠状动脉循环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在血管成形术后的改变有关。

方法:患有 CAD 且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通过血管内超声测量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冠状动脉管腔直径,而通过多重测定测定血管成形术之前或之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样本中的IL-6、TNFα和IL1β浓度。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直径评估冠状动脉细胞因子的基线分布或其在血管成形术后的修改(按截止值3.5毫米划分亚组)。

结果:冠状动脉管腔直径<3.5 mm与较高的基线冠状动脉IL-1β浓度相关;以及血管成形术后冠状动脉中 TNF-α 和 IL-6 浓度的显着增加。外周血的基线细胞因子不随冠状动脉管腔直径改变;然而,血管成形术后,冠状动脉腔<3.5 mm与外周IL-1β增加相关。

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可能暗示斑块特征,影响 CAD 患者的基线和血管成形术后冠状动脉促炎细胞因子浓度。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