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期刊号: 2167-1044
安杰洛斯·哈拉里斯、阿帕娜·夏尔马、埃德温·梅雷什、甘希亚姆·潘迪、罗宾·康、布兰登·哈格、布列塔尼·加伦斯基和詹姆斯·西纳科尔
背景:抑郁症的神经营养蛋白假说强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下调在重度抑郁症(MD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MDD 患者的血清 BDNF 水平可能降低,抗抑郁药治疗可能会刺激 BDNF 的表达,导致成功治疗后 BDNF 正常化。目的:确定MDD患者的血清BDNF是否低于健康对照(HC)受试者,是否所有MDD患者都低于正常水平,以及BDNF水平相对较高的MDD患者是否会对抗抑郁治疗有更好的反应。方法:90 名诊断为 MDD 的健康状况门诊患者被纳入两项研究中的一项。在研究 1 中,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研究 2 中,患者接受喹硫平治疗。主要结果指标是 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分数。在 90 名入组患者中,54 名具有基线 BDNF 值。13 名可获得血清 BDNF 值的 HC 受试者被纳入比较。结果:MDD 和 HC 受试者之间的平均基线血清 BDNF 没有差异。当使用 BDNF 中值作为“切分”将 MDD 组细分为高于中值(高)和低于中值(低)亚组时,出现了显着差异。两个亚组与 HC 平均值以及彼此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的抑郁发作与较高的 BDNF 水平显着相关 (p=0.03)。较高的 BDNF 水平预示着对所使用的两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产生积极治疗反应的可能性较高 (p=0.02)。结论:与健康对照相比,MDD 受试者的血清 BDNF 水平可能更高或更低。高基线 BDNF 水平可能预测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积极治疗反应,这表明血清 BDNF 水平未来可能作为 MDD 亚型和预测抗抑郁治疗反应的有用生物标志物发挥作用。